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2015:中國能源踏上變革新征程

2015-01-08新聞來源:中國改革報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2015年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也將帶來新機遇。

在能源革命的新時代,大氣汙染治理、煤電升級改造、能源國際合作、簡政放權是2014年關鍵詞。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謀劃之年,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仍是能源領域的總基調。

2014年12月25日~26日,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能源局原局長吳新雄在會上作題為"適應新常態落實新舉措努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工作報告,提出2015年要推進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和能源技術革命……新一年的能源改革將成為"新常態",新一輪電力改革將會更加猛烈,核電等新能源也將在改革中不斷取得新突破。

伴隨著改革的號角,新年的鍾聲已經敲響,站在更高的起點上,中國能源再一次踏上了全麵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新一輪電力改革即將起航

2014年,電力改革雖然進展緩慢,但仍舊不斷向前推進。

2015年,以能源革命為背景的新一輪電力改革即將起航。

2014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多次召開電力專家研討會,討論電力改革。自從6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要求在2014年年底前拿出新電改方案之後,該方案在業內備受關注。據了解,目前電力改革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如果順利,極有可能在近期公布。

有專家分析認為,目前發電行業處於2002年電改以來形勢"最好時期",因為用電需求快速回落,發電量競爭空前激烈,經營環境的嚴峻;而且這些現象很可能成為一種"新常態"。

去年4月18日召開的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最高層就定調了電改的大方向,"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經濟、優質的電力保障,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去年9月份,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了《廣東電力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深化試點工作方案》,正式啟動廣東省電力直接交易深度試點工作。

11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關於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通知》,更是讓業內為之一振。以深圳為改革試點,意味著獨立輸配電價正式啟動,新電價機製從2015年1月1日起運行,此舉將打破電網壟斷。

新電改方案除了"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的基本思路以及改變電網盈利模式之外,還提出要改變電網企業集電力輸送、電力統購統銷、調度交易一體的狀況,電網企業主要從事電網投資運行、電力傳輸配送,破除電網"獨買獨賣"的壟斷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輪電改將會在售電側強化競爭機製,形成市場化的售電新機製。售電放開從某種意義上也會改變電網的盈利模式。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電改的關鍵是定價機製的改革,是形成"多家買、多家賣"的市場競爭機製,通過競爭,把輸配電的成本降下來,必然要擠壓國家電網的利潤空間。

東北證券(19.48,0.300,1.56%)分析師馬斌博認為,新一輪電改時機成熟,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利好優質火電、中小水電、小電網和新能源。電改外部環境進入理想狀態,進一步推動電改的時機已成熟。本輪電改的基本思路將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核定輸配電價,改變電網盈利模式,在此基礎上培育市場化的售電主體,逐步實現發售電價格由市場形成,在市場化交易機製下推動電力直接交易,並同步縮減發電計劃。

在馬斌博看來,2015年電力體製改革的推進將釋放大量製度紅利。

工業領域能源消費總量控製難度加大

展望2015年,在工業經濟增長"新常態"下,節能減排壓力有所緩解,"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有望完成。

從2015年1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將正式施行,工業領域主要汙染物減排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但是,工業領域高耗能、高汙染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仍然難以化解,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管理基礎仍然薄弱,工業結構重化趨勢仍未逆轉,如何提升企業節能減排動力成為一大課題。

賽迪智庫工業節能和環保研究所副所長李博洋表示,進入2015年,在工業經濟增長的"新常態"下,我國工業節能減排壓力有所緩解,"十二五"工業節能減排目標有望完成。但李博洋也同時指出,2015年,重工業發展速度仍可能快於輕工業,工業結構重化將導致工業能源消費占比保持高位,工業領域能源消費總量控製難度加大。此外,西部地區節能減排現狀和總體進度堪憂,2015年節能減排壓力巨大。

為此,201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推進能源消費革命,著力提高能源效率和節能減排水平。堅持"節約優先",以提高能源效率為主線,切實轉變能源消費方式,保障合理用能,鼓勵節約用能,限製過度用能。

吳新雄在報告中指出,大力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繼續深入推進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突出"三降三提高"目標,確保落實"五項措施"。要把好新上煤電準入關。新建煤電機組供電煤耗必須小於每千瓦時電300克標煤(特殊技術條件除外),東部地區新建煤電機組大氣汙染物排放濃度要基本達到燃機排放限值,中西部地區也要爭取達到這一要求;要實現全年淘汰小火電和現役機組節能改造任務;要優化節能調度。提高電網調峰能力,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有效提升清潔高效煤電機組負荷率,"大馬拉空車、大馬拉小車"的現象明顯好轉,棄風、棄水、棄光等現象明顯減少,電網線損、變損明顯下降;要會同有關部門,盡快擬訂出台鼓勵煤電節能減排的配套政策措施;要加強重點地區、重點企業煤電節能減排成效的評價和考核。對於目標任務完成較好的省(區、市)和發電企業要給予有效的激勵,目標任務完成較差的要給予約談,特別差的要采取項目限批等措施。

值得期待的是,國家能源局近期將出台《關於鼓勵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的若幹意見》。

沿海核電站有望再掀建設熱潮

未來新能源飛速發展的一張大網已經撒下,2015年正是起始之年。

在2015年,按照能源發展戰略計劃頂層設計的要求,一係列具體的實施步驟行將展開,可以想見,新能源還將受到更大的熱捧。

2015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沿海核電站則有望再度掀起建設熱潮。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當進入"十三五"以後,內陸核電站何時啟動也留給人們巨大的想象空間。

國際能源總署(IEA)日前最新報告指出,至2040年,中國核能發電將占全球一半。不過,目前的現狀是,中國隻占全球不到2%的比重,美國核電總量領先全球。

"目前我國運行核電機組21台,裝機容量1902萬千瓦,在建的核電機組有27台,裝機容量2953萬千瓦,在世界上在建機組數排第一位。"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表示,未來中國核電發展的空間十分巨大。未來6年內,中國的核電即將迎來一個發展機遇期。前不久剛剛公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重點描述了未來6年中國核電發展的前景,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該計劃稱,在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項目建設,研究論證內陸核電建設,同時還要積極推進核電"走出去"。

按照國家能源局的介紹,我國核電產業已經初步具備了在更高起點上發展的基礎,不過,當前我國在核電發展方麵還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劉寶華表示,核電發展當前麵臨一些新的機遇和挑戰。核電發展的保障體係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特別是法律保障體係。在我國,原子能法、核安全的有關法規,核電發展和管理的有關法規還沒有正式出台,正在抓緊製定。

在政策以及技術利好的不斷刺激下,核電重啟就顯得順理成章。就在近日,中國核電重啟邁出實質性步伐。據環保部網站公告,國家核安全局決定頒發秦山第二核電廠3、4號機組運行許可證,核電項目建設的重啟,將使核電產業鏈迎來發展機遇。

未來核電市場規模還會不斷增長,根據《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及,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8800萬千瓦,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與此同時,國內核電市場仍舊在不斷擴大。近日,吳新雄公開表示,支持長三角(3822.92,14.180,0.37%)區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在核電示範工程成功的基礎上,積極支持長三角區域發展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