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低碳、高效是能源的未來

2014-10-31新聞來源:能源雜誌微信

  能源這個詞語本身似乎都快成為一種肮髒的代名詞,現代社會獲取能源變得更容易,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更應該了解能源為社會進步、人類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能源,我們幾乎無法生存。然而,在世界範圍內,我們很多人在理所當然的應用能源的同時,仍然有30億人無法獲得基本的能源供應。
  據世界銀行統計,在非洲,超過5億人缺乏電力。由於缺乏廉價、高效的能源,非洲1000萬中小型企業麵臨生存問題;整個非洲大陸上超過10億人口,隻有大約8萬兆瓦的發電能力,而這個數字僅僅是紐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發電能力的總和。現如今,世界大部分地區獲取能源的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與地區繁榮與否的標準。
  新技術正在持續影響著我們傳統能源行業的生產方式,石油、天然氣的生產效率會繼續改善。風電、光伏、氫能、生物質能開始增加自身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新的能源類型越來越具有經濟上的競爭力。
未來的挑戰與變化
  能源的生產和使用是必須的,正是因為它的必要性,我們必須思考兩個問題:如何建立一個可持續的能源未來?哪些公司可以成為未來能源市場上的主流?決定未來的因素是什麼?
  現在全球能源需求正在,並且會繼續上升。隨著人口的增加,全球未來會有超過四分之三的人居住在城市。他們需要電力來驅動電視機和冰箱,需要汽油驅動汽車帶著他們去旅行。這其中,印度和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國家會貢獻增長的絕大多數。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計算,從現在到2035年,平均每年有2萬億美元的投資流向石油天然氣的開發、煉化、運輸、發電、提高能效等領域。這一數字是美國全年軍費預算的3倍,NASA預算的120倍。
  滿足人類的能源需求是很艱巨的挑戰,但是請不要忘記,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解決現在日益嚴重的氣候威脅。按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的計算,人類要把氣候變暖的幅度控製在2攝氏度之,才能保證正常、健康的社會進步。
  不斷增加的能源需求和氣候變化壓力是左右我們塑造未來能源係統的兩個最有影響力的因素。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關注傳統能源產業中的變革力量。在北美地區頁岩革命的影響下,北達科他州一些地區的頁岩油氣的產量已經達到以億噸計算的量級。
  新的資源區域遠不止於此,拉丁美洲、北極這些地區待開發的能源都會影響到未來的能源貿易格局。而地緣政治也正在烏克蘭、伊拉克、南中國海這些地方發揮著作用。
  能耗急劇增加帶來的氣候變化影響了我們每一個人,但這種潛在的風險不能夠抹殺能源在人類曆史中已經發揮了且正在發揮的重大作用。我們不能忘記自己從能源中獲取的利益。
  在討論能源與氣候變化之間關係的時候,大能源公司往往成為了被攻擊的對象。但這實際上並不符合全社會的利益,大公司有更大的能力來為氣候變化做出積極的改變,隻是公司的實用主義價值觀往往會被公眾所誤解。
  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雙策略不足以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據美國能源信息署估計,當今全球能源的11%來自可再生能源,如水力發電、生物燃料、風能、地熱能和太陽能。但它也估計,甚至到 2040 年,這一數據也隻能上升15%。那麼剩下的能源需求就要由傳統能源來滿足。
  具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很好,但是我們迫切需要技術的改進與具有經濟效益的零碳未來。曾經,新能源要經過30年的時間,才能在世界能源結構中增加1%的比重,同時又要麵對基礎建設成本過高的問題。隨著人口數量的增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需要的是真正的"可持續",並不隻是低碳,更重要的是高效經濟的能源。
合作創造共贏
  這所有一切的變化,對我們這個能源行業的長期影響是什麼?
  隨著新能源的崛起,能源行業的主要力量不再集中在經濟和政治精英的手中。大公司的力量被逐漸削弱。政府與精英權利的削弱,一方麵刺激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麵也對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產生了影響——在基建領域,大公司往往比小公司更有實力和效率。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未來能源的轉型工作不能僅僅依靠政府的管理進行。這項重要任務更需要跨部門——政府、商界、民間組織——之間的協調合作。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最近指出"全球相互聯係日益緊密,要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通過我們的努力,發揮我們的強項,用我們的方法改變全球氣候變化的軌跡。"
  近年來,殼牌與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達成共識,聯合研究中國天然氣發展戰略,加速中國國內生產和需求量,促進中國天然氣的利用。以更清潔的天然氣為燃料,提高能源利用率,促進節約型城市規劃。這種跨界的合作要成為常態而不是例外。
  殼牌與其他合作夥伴也有長期合作的記錄,同世界各地的能源及相關企業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與麻省理工大學、清華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也有密切聯係。而且殼牌同一係列先進的環保非政府組織密切合作,為當地社區創造就業機會,提供技術支持,推動當地經濟迅速發展。換言之,我們建立了長期的跨部門合作夥伴關係。
  現如今,世界正在經曆能源轉型。這種轉變受到一係列的因素影響,包括清潔的新能源的使用、地緣政治改變、技術創新、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等。這些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迫切需要更清潔的能源。各國政府應支持諸如CCS這樣創新技術的發展,鼓勵多樣化的全球能源供應。
  奧巴馬曾經說過:"當我們的子孫真誠地問我們是否竭盡所能的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安全、更穩定的新能源未來世界時,我希望我們能夠說是,我們做到了。"我能對在殼牌工作的每一個員工這樣說。同時作為殼牌的CEO,我很自豪殼牌能繼續尋求和應用創新、務實、長遠的解決辦法,創造更安全、更穩定的能源,豐富未來世界能源的需要。
  文/範伯登(Ben van Beurden)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
  翻譯/李倩倩 編輯/武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