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位於雅魯藏布江幹流中遊的藏木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11月12日,藏木水電站截流成功,即將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由於是西藏開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藏木水電站從開始施工,就格外引人矚目。它的建設會給當地生態環境、文化、自然景觀帶來哪些變化?對地處下遊的印度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生態之惑
--------
藏木水電站是目前西藏最大的水電開發項目,也是第一座在雅魯藏布江幹流上修築的水電站,它兼具了多項功用。
¤水電站初探
藏木水電站位於西藏山南地區加查縣拉綏鄉藏木村境內,距拉薩市直線距離約140公裏。
雅魯藏布江在中國境內全長約2000公裏,分別有崗科、尼木、加查、大峽穀等四段峽穀地區。
藏木水電站是雅魯藏布江中遊桑日至加查峽穀段規劃的五級電站的第四級,其上遊銜接街需水電站,下遊為加查水電站。
藏木水電站壩高116米,水庫正常蓄水位為3310米,相應庫容O.866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這與三峽水庫185米的壩高,393億立方米的總庫容,1820萬千瓦的總裝機量相比,規模還是小了很多。
藏木水電站的主要功能為發電,同樣兼顧生態環境用水的要求。
¤加查臨挑戰
曾經在雅魯藏布江進行過多次考察和漂流的學者楊勇表示,藏木水電站雖然庫容不大,但蓄水後還是會對加查峽穀以及下遊的生態帶來一定的影響。
加查至米林這段屬於幹熱河穀,土地沙漠化,林芝的沙洲也比較多。每年秋冬季,這些地區都會出現沙塵沙化的現象,水電站修建後,水文變化必然對沙化現象產生進一步的影響。
¤生態未知數
藏木水電站因其規模小,且地處人煙稀少地區,因此對生態影響相對較小,但如果按照雅魯藏布江梯級開發的規劃,將來勢必有更大規模的水電站出現在雅魯藏布江上,這就有可能影響當地脆弱的生態係統。
雅魯藏布江位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以及新特提斯洋閉合所形成的縫合帶上。其力學性質比較薄弱,加之多次構造運動,使得該縫合帶斷裂以前破碎帶較多,抗侵蝕能力較弱,於是水就沿該縫合帶侵蝕出一條河道,形成了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中遊的加查峽穀形成與雅魯藏布江河道在此突然變窄有關。由於河道突然變窄,導致此處水的流速增大,其侵蝕能力和攜帶泥沙的能力增強,日積月累江水就在這個狹窄地帶,切割出了加查峽穀。
雖然雅魯藏布中下遊峽穀有著豐富的水資源,但在開發利用中也要注意,這裏地質結構複雜,落差大,容易導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生態環境非常脆弱,需要在利用時加以重視。
楊勇認為,對於今後雅魯藏布江的水電開發要做出深度評估。其實雅魯藏布江開發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有規劃,但是20年來沒有做出進一步的科學評估。目前的水電開發還是比較倉促,生態問題缺乏量化指標,而沒有公眾知曉的開發也會帶來更多的後遺症。
(責任編輯/楊靜)

(雅魯藏布中遊峽穀地質結構複雜,落差大,塌方、泥石流頻發,生物種類多樣,修建大壩,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地質災害。)
鄰裏紛爭
--------
由於雅魯藏布江流經中國、印度、孟加拉國三個國家,這次電站建設也引起了另外兩個國家的關注。
¤重要的國際河流
雅魯藏布江發源於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傑馬央宗冰川,上遊稱為馬泉河。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繞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迦巴瓦峰轉向南流,經巴昔卡出中國境。
這條大河進入印度後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進入孟加拉國以後稱為賈木納河。在孟加拉國與恒河相會後注入孟加拉灣。
布拉馬普特拉河和賈木納河對印度和孟加拉國具有重要的經濟作用。首先,這條河流雖然會造成災難性的洪水,但也沉澱下大量肥沃的衝積土可供耕作。其次,布拉馬普得拉河的電力蘊藏量很大,但卻幾乎沒有得到利用。再次,這條河流的內陸航運比灌溉更為重要。除了各類型的地方船隻外,動力遊艇和輪船可以輕而易舉地沿河往返,運載大宗木材和原油。
¤印度的擔心
印度一直擔心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建設水利工程。2006年,印度傳言中國計劃在雅魯藏布江上遊建壩,將江水引入黃河流域,覆蓋中國的陝西、河北、北京和天津等地,以緩解這些地區的缺水狀況。印度擔心這一工程如果實施,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大部分水源將被切斷。
印度政府認為中國對其南亞次大陸鄰居的影響力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對水源的控製,如果中國關上水龍頭,這一地區的國家將陷入困境。在關係到水源戰略的問題上,印度政府特別敏感和憂慮。
不過,印度在擔心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建電站的同時,也在截流孟加拉國的水源。近年來,印度相繼出台“北水南調”和“內河聯網工程”。其“北水南調”工程就單方麵將流經孟加拉國的54條國際河納入內河聯網計劃,大量截取水源。
目前建設的藏木水電站位於雅魯藏布江中遊的加查峽穀,距離印度還很遙遠,因此它的修建還不會影響到印度的水源問題。加之其蓄水量不足1億立方米,即便出現潰壩險情,也不會對印度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責任編輯/楊靜)
文明集中地
--------
雅魯藏布江依照自然條件和河穀形態,分為河源區、上遊、中遊和下遊,由於地區差異,形成了不同類型的文化。
雅魯藏布江上遊基本屬於遊牧區,由於這一地區人煙稀少,茫茫草地就成為藏羚羊、犛牛等動物的樂園。
修建水電站的加查縣屬於山南地區,位於雅魯藏布江的中遊,這裏河穀開闊,是西藏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山南地區是西藏最早掌握墾荒種地、水利灌溉、燒製陶器等技術的地區,產生過西藏曆史上許多項“第一”。
山南地區能夠成為西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得益於其立體的自然環境。山南地區屬於典型的河穀地區,地勢平坦,還有印度洋暖濕氣候的潤澤。在雅魯藏布江的南北兩岸,分布了不少古墓,加查縣的古墓中曾發現存有大量的陶器。據專家推測,加查縣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的原始社會。
藏木水電站的壩址位於加查峽穀的下遊,水電站蓄水後水位提升,將會淹沒峽穀的大半部分,但目前不會涉及到上遊河穀地帶。不過,藏木水電站隻是五級水電站開發的第一步,在藏木上遊還規劃有三個梯級水電站,如果建成後水庫蓄水勢必會淹沒一些河穀地帶,兩岸的文化遺跡也會受到影響。
在建設水電站之前,加查峽穀交通不便,前往峽穀的大多是徒步旅行者。水電站的建設展開後,大量外來人口湧入,對當地文化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影響。水電站的相關建設,涉及到道路等基礎設施的開發,沿岸村落也要搬遷,沿河而居的文明也將發生改變。
(責任編輯/王麗晶)

原生態之美
--------
隨著人類腳步的深入,雅魯藏布大峽穀的旅遊開發成為一個世人關注的問題,人們究竟該用怎樣的方式去對待這片神奇之地?
早在20多年前,深入墨脫地區考察的高原生態學家徐鳳翔就表示,雅魯藏布江大峽穀可稱是我國最後的一片“淨土”,這裏景觀類型豐富程度超乎想象。對於這樣珍稀的資源,我們應有更為科學的發展態度,這一地區的旅遊業不同於其他地區,應該更加強調原生態。
對於藏木水電站修建後對兩岸植被的影響,徐鳳翔表示目前尚無確定的數據,無法給出最準確的判斷,但水壩若建造在落差大的地方,自然會對植被造成明顯的影響。她建議應盡量在江河的支流建造一些中型電站,而不是在幹流上將江河截斷。
加查峽穀是雅魯藏布江上的四大峽穀之一,在37公裏的範圍內落差達270米。峽穀內江水奔騰,有多處梯級瀑布,這裏時常會出現魚群逆水而上、跌落江中的景象,但是隨著水電站修建,這種景觀必將消失。
峽穀景觀就是河流強烈下切形成的,如果河流被截流,景觀自然不複存在。虎跳峽上遊修建水電站的計劃之所以會受到各方的強烈反對,也是因為建壩後,虎跳峽這處世界級景觀將蕩然無存。
此外,加查地處雅魯藏布江中遊,中下遊是林芝地區。水電站建成後,下遊的朗縣、米林等地的沿河沙化情況也可能會隨之變化。
(責任編輯/王麗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