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三峽庫區持續發展——科技進步是動力

2010-08-31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徐建國

  三峽庫區是長江上遊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生態環境屏障。考慮到庫區的特點,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轉變發展方式,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的新路。

  一要依靠科技進步規劃建設好庫區城鎮。城鎮化是未來庫區發展的重要抓手,要科學規劃庫區的縣城(城關鎮)和小城鎮發展,統籌考慮城鎮的生活、生產和生態功能,合理設計城市容量,使之成為有機連接大中城市、有效覆蓋廣大農村,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融的宜居之地。

  二要依靠科技進步發展適合庫區特點的工業。目前庫區的財源主要來自於工業,但是,絕對不能為了發展而汙染了庫區。這就決定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環境汙染小,同時又能夠廣泛吸納勞動力的具有庫區特點的產業,如食品、中醫藥、優勢資源深加工等特色產業。要合理規劃和布局工業園區,發揮園區的產業集聚作用,建設長江沿岸萬億工業走廊。

  三要依靠科技進步做大做強特色農業。庫區山林、草地、水麵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特色農業得天獨厚的條件。要盡快建立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做大做強庫區特色農業。同時,進行山地開發、水麵開發,提高荒山、荒地和水麵的利用率,探索發展生態漁業和休閑旅遊觀光農業。

  四要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要充分利用三峽蓄水帶來的通航條件改善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依托信息網絡技術,積極發展多式聯運和電子商務。同時,積極開發山區風景旅遊業,推動高端遊客三峽遊,大力發展遊艇經濟等,建設好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

  五要依靠科技進步努力建設生態屏障。依靠科學手段,在繼續實施庫區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和防護林建設工程的同時,合理評價環境承載能力,合理開發和利用環境資源;加強對庫區地質環境的動態監測,建立地質災害的預防監控體係;加強消落帶治理,有效開展江岸再造,確保庫區地質安全和環境優美。

  (作者為重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