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我國地下水保護行動試點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2010-06-22新聞來源:科學網博客

作者:王小軍
地下水作為基礎性、戰略性的重要資源,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維係生態係統平衡等方麵具有重要作用。據統計,全國 660 多個城市中,利用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的高達 400 多個,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國城市總供水量的 30% ,華北、西北地區則高達 72% 66% 。然而,為了滿足經濟發展,許多城市長期過量開采地下水,破壞了地下水及其賦存介質天然狀態下固有的補給、徑流和排泄之間的平衡關係,進而對原有的生態和環境產生了一係列影響,誘發了地麵沉降、海水入侵、荒漠化、濕地萎縮等問題,已嚴重威脅國家飲水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1,2] 。隨著我國全麵建設和諧社會步伐的加快,不斷提高地下水管理能力,加大地下水保護和管理的工作力度,推進地下水超采區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對於促進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我國地下水保護行動簡介
2004 年起,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水利部啟動了地下水保護行動項目。幾年來,項目取得了初步進展。 16 個省區劃定了地下水超采區,製定了超采區治理規劃,江蘇、山東等省區啟動了地下水超采區治理,蘇錫常地區實現全麵禁采,浙江杭嘉湖地區地下水壓采穩步推進。 2008 年,中央財政項目資金額度增加,項目實施範圍進一步擴大,先後啟動了《地下水資源管理條例》起草和地下水取水工程普查前期工作,並選擇生態脆弱區、西南岩溶區、北方煤炭主采區、南水北調東中線受水區開展地下水保護行動試點工作,探索不同類型區地下水管理經驗,為提高地下水資源配置、管理、保護能力,推進重點地區地下水超采治理,打下了堅實基礎。
2 地下水保護行動試點建設狀況
2.1 生態脆弱區地下水保護試點——甘肅省武威市
為配合石羊流域重點治理工作的開展,選擇流域內武威市作為生態脆弱區的典型代表開展試點研究。試點工作在掌握武威市 水資源發利用現狀及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 以恢複青土湖水位為目標,重點研究完善地下水調控管理體係,建立與地表水豐枯頻率相適應、以控製生態水位為目標的水資源配置、調度管理製度,研究製定與地表水頻率相適應的地下水水位控製及灌溉開采量控製方案。同時,試點通過加強地下水動態監測,統一規劃、合理開發當地地下水資源,對於加快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遏製地下水的超采、逐步恢複地下水位和保障流域綜合 治理目標的實現,保護流域生態環境,合理配置流域內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2.2 西南岩溶區地下水保護試點——貴州省畢節地區
貴州省畢節地區為典型的岩溶山區,也是國務院批準的“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製”試驗區,盡管區內水資源十分豐富,但工程性缺水問題十分突出。隨著國家西電東送工程的實施,當地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同時,煤炭開采過程中的地下水疏幹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已成為當地地下水管理工作中麵臨的十分緊迫的問題。試點工作通過對當地578個煤礦資料收集和分析,指出當前水資源保護與管理中缺乏對煤礦開采的礦坑湧水量、礦井排水量、噸煤用水量、耗水量及廢水排放量等的監督管理,同時存在對 到煤礦開發造成的人畜飲水困難缺乏經濟補償措施等 岩溶山區煤炭資源開采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提出了《關於加強煤炭開采區地下水資源保護與監督管理的意見》,為有效保護和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煤炭開采區地下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及時、妥善解決好煤炭開采和當地群眾生活生產的矛盾提供製度保障,為實現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和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目標提供重要保證 [4]
2.3北方煤炭主采區地下水保護試點——山西省太原市
太原西山煤田是一個水資源與煤炭資源及鐵礦、石膏、鋁土、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共存的係統,是我國最大的焦煤生產基地之一。長期以來,大量煤炭采掘活動,破壞了區內天然的地質結構和水文地質條件,極大的改變了當地水環境,加速了礦物氧化作用,對水資源的質量和數量都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該試點工作通過對太原市不同礦井、不同開采層位情況下水資源影響的典型調查與分析的基礎上,研究煤炭開發對地下水的破壞程度,破壞區範圍,破壞的機理與過程,針對目前現有的法律法規、管理政策以及管理保護現狀,提出煤礦開采區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總結管理保護方麵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研究其管理保護模式和管理保護政策體係,為政府和有關行政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5]
2.4地熱水開采區地下水保護試點——遼寧省鞍山市
地熱水是以各種形式存在於地殼岩石或土壤空隙(孔隙、裂隙、溶岩)中的水,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藏。 地熱水作為地下水資源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醫療保健、休閑娛樂、建築采暖等多項特殊用途,具有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 為進一步提高地熱水資源的管理水平,推進地熱水資源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和製度化建設,以鞍山市作為試點地區,在對當地地熱水量、地熱水開發利用狀況評價等工作的基礎上,製定地熱水綜合開發利用規劃,研究地熱水保護方案、措施,健全和完善地熱水管理法規,為促進區域地熱水的開發、實現區域地熱水可持續利用提供技術支撐,為全國地熱水資源管理的規範化、科學化和法規化提供經驗和示範,並針對現行地熱水資源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研究適合我國地熱水資源管理的模式 [6]
2.5 南水北調東中線受水區地下水保護試點——河北省滄州市
滄州市水資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嚴重,由此引發了水位下降、地下水降落漏鬥,地麵沉降等一係列生態環境問題,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麵影響,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製約因素。因此,保護水資源、壓采地下水,是一項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務。該試點工作在參考《河北省滄州市南水北調城市水資源規劃》、《河北省滄州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規劃》等研究的基礎上,根據當地水資源狀況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需要,結合南水北調配套工程規劃和地下水超采狀況,遵循水資源合理配置、補排平衡與可持續利用、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引黃水與引江水互濟等原則,確定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證率下地下水超采區壓采目標,並從替代水源建設、政策法規、資金籌措、技術措施等方麵提出了保障措施,為壓采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基礎,對於促進地下水的合理開發,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7,8]
3 進一步開展試點工作的思考
通過以上幾個地區的試點建設,為在全國範圍內全麵開展地下水保護行動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同時,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國地下水管理基礎薄弱的實際情況,當前我國地下水管理仍然麵臨一係列突出問題有待解決。為此,逐步的、有序的開展地下水保護試點工作,深入探索我國不同類型地區地下水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具體途徑,努力創新,典型示範,積累經驗,對於我國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3.1 掌握總體思路
通過在試點地區開展地下水保護行動,深入探索我國不同類型地區地下水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具體途徑,努力創新,典型示範,積累經驗,為在全國範圍內全麵開展地下水保護行動提供實踐經驗。
緊密結合試點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對地下水保護的需求,通過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有效保護和科學管理,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保護和修複試點地區地下水係統,促進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3.2 明確主要任務
我國地下水問題複雜,各地情況不一。要開展試點工作,必須緊密結合試點地區的實際情況,開展具體工作。如:地下水開采總量控製、地下水水源涵養、水質保護、應急供水預案、能力建設及重點工程等,並針對試點地區的具體問題,明確試點建設的重點任務。
(1)地下水開采總量控製與水位控製。根據試點地區水資源綜合規劃成果,堅持“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科學確定試點地區的地下水可開采總量及其相應的地下水水位控製值,實現地下水開采總量控製和水位控製。同時,不斷提高地下水計量設施安裝率,有效監督地下水的開采量,控製地下水的無序開發,保證地下水開采量處於嚴格控製範圍之內。
(2)地下水源涵養。結合試點地區水資源特點,因地製宜地確定地下水水源涵養措施,如:試點地區雨洪資源綜合利用措施、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具體措施,以及各種水源的優化配置措施。
(3)地下水資源保護。地下水資源保護主要包括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地下水汙染防治等方麵。對重要的地下水水源地,建立水源地保護區,並根據保護區的不同級別,製定汙水達標排放、汙染修複與治理等措施。針對不同的水質保護分區,按要求進行廢汙水達標排放、地表汙染水體治理、減少汙染源負荷、設立防護帶、切斷汙染通道等具體的重點工程,以及重點水源地的水質保護工程等。
(4)生態環境問題治理。對於由超采引起生態環境問題的試點地區,劃分地下水超采區,建立超采區地下水水位控製標準和管理措施,提出地下水的限采方案、綜合治理措施及相關政策,製定具體的禁采、限采、地下水人工回灌實施計劃,明確具體的地下水涵養和調蓄重點工程,如雨洪資源利用工程、地下水水庫建設工程、超采區地下水替代水源工程等。對於地下水水位過高引起的土壤次生鹽堿化或次生沼澤化的試點地區,製定具體的治理方案。
(5)應急供水預案。根據試點地區水資源綜合規劃成果,提出突發事件或特殊幹旱時的應急供水預案。
3.3 落實保障措施
地下水保護試點工作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各地應把地下水保護行動試點工作作為當地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舉措,要充分認識到逐步的、有序的開展地下水保護試點工作,為全麵開展地下水保護行動提供實踐經驗,是十分必要的。同時,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確保試點順利開展。(1)加強領導,明確和落實地下水保護目標責任製;(2)通過地方立法程序,建立相關的地下水管理和保護的製度;(3)建立促進地下水管理和保護的財政政策,完善地下水管理和保護的經費投入機製;(4)加強能力建設;(5)加強宣傳教育。
3.4 完善監督考核
試點工作結束後,要對試點建設情況進行考核,建議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不同水平年保護行動實施方案實施後的效果提出考核評價目標。並建議從以下兩類指標進行考核:
(1)保護措施類指標:重點工程立項和建設情況、資金落實情況、計量設施安裝與運行、地下水水源涵養措施、地下水資源保護措施、地下水開采總量控製年度計劃、地下水水位控製年度計劃、應急供水預案、相關製度建設、培訓和宣傳工作等。
(2)實施效果類指標:地下水總量控製目標、深層承壓水壓采、應急水源地建設、地麵沉降區控製、生態脆弱區水位恢複、海水入侵麵積等。
對考核結果滿意的地區作為全國的典型進行推廣,同時要認識試點工作中的不足,總結經驗,不斷探索,對我國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