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中國水電未來之路:加快開發與可持續發展

2009-06-29新聞來源:188BETApp

  中國水電未來之路:加快開發與可持續發展

   2005年12月28日17:17 華電集團公司黨組書記 賀恭

  編者按:由國家發改委和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世界銀行聯合主辦的聯合國水電與可持續發展論壇,於10月27日在北京開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代表中國政府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詞。188BETApp 副理事長、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總經理賀恭發表了題為《中國水電未來之路:加快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演講。全文如下


水電是優質的可再生能源和潔淨能源,也是水能資源豐富國家在能源開發過程中的首選能源。經數十年的努力,中國的水電開發已達到相當的水平,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水電開發與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今天,聯合國水電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中國舉辦,為我們深入探討水電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必將對中國的水電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在此,我願意就中國水電加快開發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發表幾點淺顯的見解,與在座的領導和中外專家、同行交流。

一、正確把握水電的功能定位,切實提高對加快水電開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

(一)正確認識水電開發的綜合效益,科學評價水電開發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水電開發是一項具有綜合效益和功能的係統工程。正確把握水電的功能定位,是我們理解水電開發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重要作用的前提和基礎。我認為,水電開發的定位可從以下幾個方麵來把握:

第一,水電是一種重要的能源資源,而且是優質的可再生能源和潔淨能源,是天賜的、最應優先開發利用的能源資源。在世界上,各國大多是率先開發和利用水電資源,待水電開發到一定程度後,才轉向大規模地開發其他發電能源。水電開發作為水能資源豐富國家的重要基礎產業,對充分利用和保護國土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第二,水電開發是重要的江河治理途徑。中國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水旱災害頻繁,重要原因是江河綜合治理程度不高,大江大河上遊缺乏控製性工程。水電開發是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內容,大江大河的中上遊都是水能資源集中的水電基地,結合江河治理和防洪,開發大江大河中上遊的水能資源,修建控製性水利樞紐工程,可以大大減緩中下遊的洪澇災害,還可以發揮灌溉、供水、航運、跨流域調水、水土資源開發等多種效益。

第三,水電開發是有益於環境保護的生態工程。水電開發是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活動,科學、合理地規劃與開發水電有利於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開發水電不僅可以替代和節約礦石能源,而且對減輕煤炭、石油大量消耗給環境造成的汙染壓力,貢獻巨大。水電生產也不會對周邊環境和氣候造成任何不利影響。相反,由於水庫大麵積積蓄水源還會改善局部氣候,有利於水土保持。特別是調節性強的大型水電站,對改善生態環境、加強水土保持有更重要的作用。

第四,水電開發是具有巨大社會效益的福祉工程。水電開發不僅能夠產生發電效益,具有防洪、灌溉、航運、供水、養殖、旅遊等巨大的社會效益,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帶動區域的經濟發展,造福社會、服務大眾。這已經為中外水電開發的實踐所證明。在中國西部許多水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加快水電開發的呼聲一直非常強烈,這些地區多數是山水美麗、資源豐富,卻又多為窮鄉僻壤、經濟落後。地方政府和老百姓都期待著通過修建水電站促進經濟發展、改變貧困落後的生活狀態。

總之,水電開發是人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社會、經濟和大眾提供服務,使人、自然、社會相互協調發展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優質能源,是具有巨大社會效益的基礎產業和公益事業,在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快水電開發,是提高中國水能資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國優化能源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首先,中國水能資源豐富和開發程度較低的國情,決定了加快水電開發的迫切性。中國國土幅員遼闊,水係眾多,江河密布。根據2001~2004年中國水力資源最新普查結果,中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6.89億千瓦。其中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為4.02億千瓦。到2003年底,在中國發電總裝機容量3.91億千瓦當中,水電機組僅為9490萬千瓦,占24%。截至目前,水電開發總裝機容量已突破1億千瓦,躍居世界第一。而以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4.02億千瓦為基數,中國目前水電資源開發程度不足25%。與世界水電開發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加快水電資源開發,是提高中國水能資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

其次,中國能源資源緊缺和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決定了加快水電開發的必然性。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一煤炭消費大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石油、電力消費大國。但是,中國人均能源可采儲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能源問題將始終是影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在中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中,對化石能源的消耗占據了絕大比例。一方麵在大量地消耗著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一方麵還有源源不斷的可再生的水能資源在白白地流淌。這種能源利用嚴重浪費的局麵,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不應該的。因此,加快水電開發,搶占水能資源盡早開發利用的時間差,不僅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求,而且是優化能源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三)中國目前具備加快水電開發的技術實力和政策條件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發以來,中國已經成功建設了類型各異、技術複雜的眾多大型、巨型水電站,在建的三峽、小灣、龍灘、公伯峽、構皮灘、瀑布溝、水布埡、洪家渡、三板溪等電站,在施工技術和管理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標誌著中國188體育官網app 步入世界先進行列。特別是中國在高壩建設技術、泄洪消能技術、大型地下洞群建設技術、高邊坡及地基處理技術、巨型金屬結構製作和安裝技術等方麵取得的突破,以及水輪機、發電機組及配套設備製造技術的提高,表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水電技術創新的中心。成熟的水電開發技術和管理模式,為加快水能資源利用奠定了良好的開發基礎。同時,中國政府確定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電東送”工程的實施,也為加快水電開發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

總之,鑒於水電開發的巨大綜合效益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水電越早開發越經濟,越早開發綜合效益越高,環保、移民及投資的壓力越小的實際,在這裏,我鄭重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快水電開發,不斷加大水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爭取經過20年的努力,到2025年左右全國水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億千瓦,水電在全部發電裝機容量中的比重達到30%以上。這既符合中國水能資源豐富的國情,也完全符合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二、加快水電開發,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一)堅持“科學規劃,持續開發,充分利用,協調配套”的原則

水電特別是大型水電站的建設期相對較長,流域梯級開發更為複雜,必須有科學的長遠的規劃為前提。從中國當前水電開發規劃的實踐看,盡管“西電東送”工程已經實施多年,但水電開發和“西電東送”尚缺乏係統性、操作性均強的統一規劃。因此,加大水電開發規劃的力度,盡快完成中國主要大江大河水電開發的規劃和規劃補充及修訂工作,是擺在我們麵前的一項十分重要任務。

中國水電開發的規劃應堅持“科學規劃,持續開發,充分利用,協調配套”的原則,要從中國水能資源的狀況、可開發的條件以及市場需求情況出發,科學規劃水電開發的規模、速度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同時要與全國聯網、水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規劃要體現全麵性、科學性,突出持續性和可操作性。當前要特別注意積極推進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以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電東送”工程為契機,抓緊建設一批各方麵條件比較適宜的大型水電站,加快西部水電基地的開發力度;集中資金和製訂政策支持開發具有戰略性的調節性能好、綜合功能強的水電站,帶動流域梯級滾動綜合開發;注意中小水電站的開發,形成功能各具,點、線、麵結合的水電開發格局。

水電前期工作是水電規劃的基礎。188體育官網app 前期工作量大,需要的時間長,前期工作儲備不足是影響中國水電開發更快發展的製約因素。必須進一步加大前期投入力度,加強水電前期工作。盡快完善水電前期工作管理體製,在水電勘測設計環節引入競爭機製。在保證水電開發需要的前提下,水電前期工作要有足夠的設計儲備,從而確保水電快速、健康、可持續的開發。

(二)堅持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共贏的原則

水電開發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到包括移民、環保、水土保持等方方麵麵。水電開發規劃要在努力做到充分利用與持續開發相結合的基礎上,興利除弊,實現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共贏,實現利國與惠民的統一。

水能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從總體上說是對環境有利的。但不同地區、不同流域、不同項目,對環境還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水電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要堅持綜合、客觀、科學的原則。在加快水電開發、堅持用發展解決問題的前提下,要辯證地、曆史地看待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關係,既要看到水電開發對環境的某些不利影響,更要看到水電開發對環境的巨大改善作用。一方麵要通過科學規劃、優化設計和有效的工程措施切實減少對生態環境、水庫移民等不利影響,另一方麵要充分利用水電開發對航運、防洪、灌溉、供水、旅遊開發、水土保持等產生的有利影響,從而積極主動地與生態環境保持一致,實現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中國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廣大的西部地區,水電開發既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又是改善西部因氣候惡劣或非理性開發而帶來的環境破壞情況的有效措施。因此,加快西部水電資源的開發,本身就是利國和惠民的有機統一。除了大型水電站應作為國家重點開發的樞紐性電源外,還應該積極開發區域性中小型水電站。中小型水電站的開發,既能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也能進一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能夠為當地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也是利國惠民的有效途徑。

(三)堅持“流域梯級滾動綜合開發”的原則

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來水電開發的實踐和摸索,中國水電“流域、梯級、滾動、綜合”開發的機製逐步成熟。這種機製有利於調動各方麵水電開發的積極性;有利於節約投資,加強管理,加快開發進度;有利於統籌考慮接入係統和外送規劃;有利於實現梯級最優開發和發揮梯級水電站的綜合效益。因此,堅持“流域、梯級、滾動、綜合”開發的原則,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水電開發的綜合效益。

在確定各梯級水電站的開發方式、規模和順序時,必須依據各電站的自身特點、地理位置、調節性能、裝機規模、上下遊關係及電力需求分析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結合所在電網的發展規劃和電力需求,統一規劃,有序建設。特別是規模較大、補償調節效益顯著的水庫電站,更需要通過對流域的統一有序開發和流域梯級統一調度,實現調節效益和流域效益的最大化

以由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控股的烏江水電開發公司為例,烏江公司是國務院同意於1992年成立的中國第一家流域水電開發公司。按照“流域、梯級、滾動、綜合”的開發方針和建管結合的模式,烏江公司以已建成的烏江渡和東風電站作為母體電站,以母體電站的收益和部分折舊作為新項目的資本金進行滾動開發。開發期間,股東方承諾全部投資收益用於滾動開發,從而解決了水電開發所需的資本金不足問題。隨著新建機組投產,形成“滾雪球”效應,推動了水電開發進程。現在,烏江流域形成了一個流域公司同時開發建設4個大型水電站的良好態勢。同時,對流域所在地區,乃至整個貴州的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烏江公司成功探索出了一條“自我發展、滾動開發、帶動區域、綜合效益”的新路子。

(四)堅持因地、因時區別對待的原則

就能源開發而言,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的能源資源結構,不同的發展階段,應該有不同的發展戰略和規劃。當前和較長遠的中國電力布局和結構的矛盾,在於過分地依靠煤炭,而其他先進、潔淨能源,如核電、風電等較大強度的開發,由於種種因素,還有一個較長過程。這樣,加速水電的開發,盡快加大水電在能源中的比重,就是我們必須做的,既對能源有利,也對環保有利,何樂而不為之。水電開發要從這樣的形勢、特點和任務出發,堅持因地、因時製宜,區別對待,加速推進的原則。

對有條件進行流域開發的江河,要加緊做好能源、水利、環保、經濟、社會等多重效益共贏發展的綜合規劃,要在國家綜合部門主持下進行全麵、客觀、科學地評審,及早立項,加快開發,並按照長期、中期、短期的總體規劃逐步分階段實施,讓水電開發的綜合效益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於流域開發對庫區移民、環境生態、文物古跡、自然景觀等不利影響較大的河流,要抓緊做好進一步勘測和論證,采取措施削減水電開發對環境生態等不利影響,製訂相應問題的解決辦法,組織科學、合理的規劃和開發。切忌長期爭論,久拖不決或坐而論道,貽誤時機。

三、加快水電開發,需要建立水電開發的市場聯動機製,完善相關政策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電力體製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中國水電開發的體製環境正在不斷完善。要進一步加快水電開發,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國家建立健全有利於水電開發的市場聯動機製和完善相關的政策。

(一)建立和完善水電開發多元化投資體製,按照綜合效益受益情況建立投資分攤政策

水電開發應當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國家、企業、地方互動的態勢,確立和完善水電開發的投資機製至關重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看,重要河流的水利水電工程,必須由國家控製,投資開發應該以國有大企業集團為主體,保持國有資產獨資或控股的地位。對於中小型水電的開發,應提倡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吸引地方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這對於水能資源的合理利用、有效控製及加大資金投入,加快188體育官網app ,惠及地方利益,提高社會效益有著積極的作用。

水電工程不僅具有發電效益,而且具有防洪、灌溉、航運、供水、養殖、旅遊等綜合效益,盡快出台水電開發投資分攤政策極為必要。應當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出台綜合利用投資分攤政策和管理辦法,將綜合利用的投資合理地分攤到受益的地區或部門。如防洪這部分公益投資,可以采取國家投資或受益地區和部門按照受益的大小合理分攤投資,這對於促進水電開發,發揮水電的綜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強電網建設與水電開發的協調發展,優先和優化調度、充分利用水電資源

隨著電力體製改革的深化和廠網分開格局的形成,電源建設和電網建設的投資主體業已明確,國家也已明確電源建設送出工程由電網公司承擔。在這種投資體製下,更要重視電網與電源協調建設問題,以保證發電送出和供電的安全。因此,國家應該進一步明確,全國大江大河的流域梯級開發要做到電源和電網統一規劃、協調發展。

優先和優化利用水電資源是電力調度的一條基本原則。加快水電開發,需要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確保優先利用水電資源,並把電網調度與流域梯級調度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挖掘水電的調節性能,從而實現水能資源的最優綜合利用。同時,還要不斷通過跨流域、跨區水電調度,加快推進“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的進程,促進水電的開發利用。

(三)盡快製訂公正和優惠的水電電價政策

水電開發無疑是投資巨大的工程,而且具有社會公益性、帶動地方經濟、保護環境以及惠及當地民眾等綜合功能。因此,要加快水電開發,不僅要盡快建立合理的投資分攤製度,而且必須有公正、優惠的電價政策做保障。但令人遺憾的是,現行的電價政策對水電既不公平,更無優惠,不利於水電的大力開發。

因此,我對水電電價政策提出如下建議:目前正在推行的豐枯電價、峰穀電價要繼續執行,並針對不同電站的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區分。同時,在電力體製改革和逐步推開的“競價上網”中,在兩部製電價政策中,處於基礎部分的容量電價的設置,水電要有別於火電,要適當加大水電容量電價的比重,以體現對投資水電站的投資者及上述的社會公益功能的支持。

(四)製訂科學合理的水電增值稅政策

按照現行的稅收政策,從一次能源的增值稅比較看,中國目前規定,水電為17%,石油天然氣為10.20%,煤炭采選業為8.08%,風電為8.5%,可見水電的稅負在能源全行業中最高。因此要加快開發和利用水電資源,應當降低水電增值稅,對水電行業采取增值稅先按17%的稅率征收,再根據6%~8.5%生產型增值稅計算的增值稅,將高出部分由財政給予返還的政策。

四、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願意為加快水電開發貢獻力量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作為國有大型發電集團公司,對國家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加快電源發展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願意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為加快水電開發貢獻自己的力量。

烏江是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同貴州省共同開發的重要水電基地,其流域梯級開發目前已經進入到關鍵階段,在2003年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工程提前實現雙機投產、今年洪家渡水電站將實現一年三投的目標的同時,索風營水電站、構皮灘水電站各項工作正按2005年、2009年首台機組投產發電的目標順利推進。烏江水電開發公司同時還正在積極推進思林水電站、沙沱水電站和烏江支流清水河流域的水電開發的前期工作,計劃分別在2005年、2006年正式開工建設。我們的目標是,爭取到2011年完成貴州境內烏江幹流梯級開發的任務,總裝機容量達到850萬千瓦,並以此帶動烏江支流及其他流域的中小水電開發,力爭到2015年總裝機達1000萬千瓦,把烏江流域建成南方重要的水電基地和能源基地。

當前,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會同合作夥伴,正在國家宏觀部門的協調指導下,在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積極開展金沙江中遊和怒江及其他地區水電項目的前期工作,包括開發和環保規劃的論證、設計工作的推進,及必要的前期準備工作。一俟國家批準,我們就可以立即啟動首期電站項目的建設,並加速建設,為中國水電的發展、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而努力。

當然,我們還在關注著國際上水電的發展趨勢。在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和“走出去”戰略的指引下,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也正在和一些國家、地區的合作夥伴積極推進當地有條件的水電項目。在國內大型、巨型水電站項目的開拓中,我們也歡迎同國內外有關企業推進資金、技術等方麵的合作。

加快對中國豐富的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盡快改變“一江春水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油”的現狀,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是中國優化能源結構所定,是中國水電工作者的職責所係。讓滔滔的江水變成不竭的能源,讓秀美的山川在水電工程的滋潤中更加秀美,既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國家振興之途。讓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為加快水電開發,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