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3新聞來源:188BETApp
188BETApp www.trellya.com 日期:2007-12-14 |
![]() |
(2006年10月) --------------------------------------------------------------------------------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曆史任務,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了使農村水電更好地為新農村建設服務,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發展局組織調研組,到貴州、雲南、湖南、江西等省開展農村水電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研。調研組全麵了解了各地農村水電發展情況,重點對各地通過發展農村水電增加農民收入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考察了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深入農村走訪了代燃料農戶等,與當地政府、幹部群眾、企業、用電戶等進行了座談。調研組在研究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實踐的基礎上,分析了存在問題,研究了發展農村水電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模式,提出了有關政策建議。 一、各地發展農村水電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 各地通過發展農村水電,以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為載體,建設水電農村電氣化和小水電代燃料,從五個方麵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提高了農村用電水平,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提高了農村用電保證率,有效降低了電價,大大提高了廣大山區農村的用電水平。截至2005年底,“十五”建設的409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人均年用電量由2000年的347千瓦時增力口到644千瓦時,增長了85.6%;戶均年生活用電量由2000年的318千瓦時增加到547千瓦時,增長了72%。 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發展了以農村水電為龍頭的山區水利,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改善了農,村灌溉、供水等基礎設施條件,增強了農村生產能力。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共帶動全國新建和改造鄉村公、路道路近6萬公裏、110千伏及以下高壓配電線路18.5萬公裏。新增水電站庫容128億立方米,增加機電排灌麵積450萬畝,解決了600萬人口及800萬頭牲畜的飲水困難。 廣大山區農村用電、飲水、交通、通信、廣播、電視等條件均有明顯改善。吉林省臨江市在電氣化建設中築路178公裏,受益68個自然屯,從根本上解決了7900餘戶農民出行難、生產資料調入難、產品運出難的“三難”問題,結束了當地農民肩挑背馱的曆史,為農村的土地、礦產、旅遊開發、山水林田綜合治理和商品流通鋪平了道路。雲南省實施流域梯級綜合開發的中小河流近100條,已建和在建水電裝機達167萬千瓦,實現了上遊建庫中遊發電下遊灌溉。河南省注重流域龍頭水庫建設,既保證枯水期河流生態用水和沿岸群眾生活用水需要,又提高梯級水電站發電效益和電能質量。廣西壯族自治區永定縣在永定河、金豐溪梯級開發的小水電除發電外,充分發揮水庫的調節作用,改善了下遊岐嶺、下洋等鄉鎮的,防洪、灌溉、供水條件。 (二)通過股份製辦電等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各地在農村水電及電氣化建設中,通過股份製、股份合作製辦電和國家扶持辦電,增加農民收入,農民生活逐步富裕。 1.農民通過股份製辦電增加收入 廣東省乳源縣全麵推行股份製辦電,有14個鄉鎮,鎮鎮都有農村水電,40個行政村,村村都有農村水電股份,240個自然村,年年都分享農村水電紅利。2004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773元,其中農村水電貢獻1555元,占4l%。 湖南省北湖區南溪鄉有987人投資入股開發農村水電,每人年均分紅1000元;有440人參加農村水電工程建設,增加收入170餘萬元,人均4000元;有102人成為農村水電企業職工,年增收98萬元,人均9600元。全鄉4685人,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66元。 四川省峨眉縣龍洞村建設9座農村水電站,年上交國家稅金和村集體利潤60多萬元,2004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400元,進入市級小康村行列。 2.農民實行股份合作製辦電增加收入 江西省銅鼓縣紅蘇村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由三戶農民帶頭用自己的積蓄和籌集的資金,在自家門前辦起了紅蘇村第一座農民股份合作製農村水電站,裝機260千瓦,2002年建成發電,當年即獲得純收入10餘萬元。在他們的帶動下, 目前紅蘇村已建成和在建的農民股份合作製農村水電站有7座,總裝機3085千瓦,全部建成投產後年發電量達1250萬千瓦時,年純收入220多萬元,全村人口468人,人均農村水電收入4700元,全村三分之一的農民變成農村水電產業工人。紅蘇村也由原來靠山吃山的“林業村”變成借水發財的“水電村”。 3.國家扶持資金辦電增加農民收入 湖南省桂東縣黃洞鄉。漚菜村、沙田鎮水莊村以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為載體,將國家扶持資金轉化為農村水電生產力,量化為農民的股權,使農民長期穩定年複一年地從農村水電直接獲得分紅收入,形成了農民增收的長效機製。黃洞鄉漚菜村全村人口430人,1999年人均純收入隻有506元,是一個尚未穩定解決溫飽的貧困村。2000年在省委領導支持下,用扶貧資金125萬元作為農民的股份,建成了裝機320千瓦的漚菜村水電站,年發電量100多萬千瓦時,年純收入16萬~18萬元,扣除集體提留6萬~7萬元用於村級道路維護、小學建設、貧困補助等外,平均每人每年可從小水電分得紅利200~300元。開發農村水電帶動其他農副產品加工、鄉村企業發展,又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目前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08元,比1999年增長了5倍多,一舉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沙田鎮水莊村建成了水莊水電站,裝機570千瓦,共投入扶貧資金100萬元,其中農民股份48萬元,每戶1000元、水莊小學教育基金股份5萬元、村集體股份47萬元,吸納其他入股資金140萬元,總投資240萬元電站投產發電後,保證每戶農民每年分紅200元左右。目前全縣近4萬農民擁有農村水電股份,23.5%的農民從水電開發中直接受益。 4.給農民爭取貸款辦電增加農民收入 福建省德化縣大銘鄉,由鄉政府用集體資產提供無償擔保,幫助貧困農戶貸款興辦農村水電,做到全鄉家家都有農村水電股份,戶戶都有農村水電分紅,共享農村水能資源,實現共同富裕。全鄉農民人均擁有農村水電裝機0.9千瓦,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468元,其中五分之二屬於農村水電分紅收入。 (三)小水電代燃料帶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發展農村水電,實施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不僅長期穩定地解決了當地農民的生活燃料和農村能源,而且帶動了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實現了新農村建設村容整潔、鄉風文明,農村麵貌煥然一新。 各地以小水電代燃料工程為龍頭,政府給農民補助一些水泥等材料,充分利用農村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發動農民投工投勞,自己改自己的廚房、廁所、牛欄、豬圈,自己修自己的路,自己改自己的水, 自己動手改善自己的生產生活條件,國家花很少的錢,使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村麵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力推動了新農村建設。貴州省普安縣把代燃料試點村與全麵建設小康村、生態示範村、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村精神文明建設示範村相結合,統一規劃,通盤考慮,圍繞“五通、五化、五改” (即通電、通路、通水、通廣播電視、通電話,美化、綠化、亮化、淨化、電氣化,改路、改電、改廚、改廁、改廄),國家適當扶持,農民投工投勞,改廚、改廁、修路,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建設優美山村。普安試點項目區改造廚房灶台3128戶,改廁460個,解決人畜混居300多戶,為621戶解決了飲水困難,給60多個不通電的農戶通上了電,修建鄉村道路160公裏。現在走進項目區,不見了泥濘的鄉村小道,映入眼簾的是平整清潔直通,家家戶戶的水泥路;不見了昔日的髒、亂、差,取而代之的是整潔、衛生、明亮的農民新村;與人混居的豬、牛、馬也喜遷新居。項目區代燃料前後就如兩重天,農民們形象地說:“小水電代燃料一看表,二看鍋,三看廁圈,四看坡,五看農民笑嗬嗬”。普安縣結合小水電代燃料建設,充分發揮國家投資的導向效用,統籌安排,真正改善了農村基本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和水平,項目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效果顯著。 2003年開展的26個小水電代燃料試點項目使20多萬農民實現了代燃料,不僅解除了農民繁重的砍柴勞動和燒柴的煙熏火燎之苦,而且解放被砍柴燒火束縛的農村勞動力5萬人,減少砍柴及運煤工日200多萬個。這些農民騰出時間外出務工、開展手工編織、搞特種種養、從事農副產品加工和開展特色旅遊等,平均每戶增收減負500多元。小水電代燃料工程項目區近2萬農民消除了火眼病.、呼吸道疾病、肺氣腫等疾病根源,代燃料共解決無電人 1509人和6500多農戶吃水問題,改廚38744個,改廁7126個,改圈7193個,改路510公裏,使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村麵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四)開發農村水能資源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倡導鄉風民俗“新風尚” 各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開發農村水能資源,增加收入,改善了農村辦學條件,加大對農村學生的助學力度,改善了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增加了農村文化事業投入,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麵發展。 廣東省乳源縣洛陽鎮坪溪村委,有6個村小組,人口1100多人,坪溪村委是參股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較早的村委,轄區內有11座小水電站,每年股份分紅30萬元。農村水電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事業發展。村委會投入30多萬元改善村小學教學條件,教育質量得到很大提高。村委會還製定了一係列扶持製度,如村民合作醫療全部由村委支付、農民建房每戶補助10000元、獨生子女戶每月獎勵10元力口上獨生女每戶每年補助100元、轄區60歲以上的老人和老黨員每人每年發給慰問金50~100元、考上高中的學生每人每年獎勵600元、考上大學的學生每人每年獎勵2000元、中小學生學習成績優秀者和“三好學生”每人每年獎勵50元等,村裏平均每年拿出近10萬元資金興建有線電視網絡、水利工程等公益事業,村民得到了實惠,大大加快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廣東省連南縣石徑村投入資金9130萬元,興建農村水電裝機19360千瓦,發電量為0.745億千瓦時,年均收入672萬元,利潤124萬元。石徑村投入45萬元建設村飲水工程,解決了村民飲水難的問題;投入125萬元興建河堤和陂頭;投入l35萬元為村小學購買了32台電腦和大量的教學設備,建立了電教室,大大改善了學校的教學環境和質量;還建起了兩個衛生站,老百姓看病除了2元的基本診治費外,其餘費用由村集體負擔。為了鼓勵當地學生上大學,石徑村委獎勵每名考取大學的學生1000~6000元。 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給封閉的山區農民帶來了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改變了農村不講衛生、人畜混居等陳規陋習,使農村傳統生活方式產生了一次革命性變革,改變環境的同時也改變了人,一些愚昧落後的思想觀念發生了顯著變化,衛生意識、環境保護意識、致富意識明顯增強。四川省天全縣紫石鄉紫石關村農民改變了“等、靠、要”的傳統思想觀念,通過實施小水電代燃料,自己動手對40餘間傳統民居進行了修整,修建了古城門洞、古街、古店,讓昔日不起眼的“羊腸小道”變成了舉世聞名的“茶馬古道”,讓昔日的窮鄉僻壤變成了今日的“世外桃源”,吸引了眾多遊客,成為一道亮麗的旅遊風景線。四川省劍閣縣小水電代燃料試點項目區通過實施小水電代燃料,農民自己動手投工投勞改善衛生條件和生活環境。村裏建設公共垃圾池,房前屋後道路、公共衛生都實行了責任製,定期檢查評比。小水電代燃料後有了時間和精力的農村婦女走出家門,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就近尋找一些就業機會,有的參加技術培訓,有的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聽知識講座、計劃生育宣傳等。四川省天全縣紫石鄉紫石關村為婦女開設了“農村婦女雙學雙賽示範點”、“婦女讀書活動室”、“生育文化大院”等,農村婦女,開始注重提高個人職業素質,追求個人生活質量,精神麵貌和個人形象煥然一新。 (五)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暢通農民參政渠道,提高了農民的民主管理水平 各地在開展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中,通過建立小水電代燃料用戶協。會等方式,構建農民利益保障體係和監督機製,對農民參與的內,容、方式、途徑作出明確的規定,暢通農民參與渠道,提高農民的民主管理水平。小水電代燃料項目建立了由當地農民代表、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等組成的小水電代燃料用戶協會。協會實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對電站建設和運行管理、電量電價、森林保護等進行協調和監督。用戶協會既督促電站、電網足量低價供電,又督促農民及時繳納電費,不再上山砍柴,管好自己的責任山林。雲南省騰衝縣的用戶協會督促電站足量低價供電、農民及時繳納電費和不再上山砍柴。廣西壯族自治區江州區小水電代燃料用戶協會強化民主管理,製訂了鄉規民約,成立基層服務站,提供培訓農村電工、代燃料農戶的電器維修等服務,落實項目區的服務體係建設。山西省陵川縣小水電代燃料用戶協會還組織用電培訓,提供電器購銷、維修等多方麵服務,增強了協會的凝聚力,農民、電站、電網各方責權明確,保障有力,落到實處。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相結合,使山林得到保護,農民用電得到保障,電費能及時回收,各方麵都滿意。 二、發展農村水電是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我國農村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技術可開發量達1.28億千瓦,主要分布在廣大山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目前農村水能資源開發率僅為30%。國家確定的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有544個縣擁有豐富的農村水能資源,開發率僅為15.5%。農村水能資源是實現農村生產發展、農民生活富裕、生態環境良好的最寶貴的資源。農村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和農民增收優勢,是興縣富民的最有效途徑,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一)新時期農村水電發展的新特點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農村水電發展出現了新情況和新特點。 (1)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投資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政府投資的導向性作用越來越弱。由於私營業主投資農村水電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政府管理又沒有跟上,出現了“跑馬圈河”現象,農村水電管理形成了“強市場、弱政府”的局麵。 (2)農村水能資源開發的利益失衡越來越嚴重。目前農村水能資源開發利益格局,主要是開發商和電力企業占有大部分利益,政府占有少部分利益,農民隻占有很少的利益,有的沒有任何利益甚至農民利益還受到侵害。 (3)隨著國家農網“兩改一同價”工程建設,國家電網已經延伸到一些邊遠、貧困山區。農村水電由原來的自發、自供、自用轉變為外來開發、外向供電、返供農民。 要充分認識農村水電發展的新特點和麵臨的新形勢,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強化政府作用,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開發商與農民的利益關係,使農村水電發展更加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更好地為三農服務。 (二)發展農村水電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我們認為發展農村水電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1.農村水電就近供電,降低電價,促進農村生產發展 農村水電就近供電是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一種經濟、合理的供電方式。農村電氣化縣建設鼓勵農村水電就近供電,降低到戶電價,增力了縣域經濟活力,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極大地促進了地方發展。農村水電就近供電可以減少輸電距離、降低電力損耗和輸電成本、減少供電管理環節、降低到戶電價,低價電可以吸引外部資金在當地建廠辦企業,增強農村造血功能,帶動農村工業化、城鎮化,促進縣域經濟增長,帶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麵發展。 2.鼓勵農民直接投資開發農村水能資源,增加收入 鼓勵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發利用農村水能資源,直接增加收入。地方各級政府出台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當地農民投勞、投料、投資入股、小額信貸入股和利用土地使用權合作經營等方式開發農村水能資源,年複一年長期獲取股權收益,直接增加收入。支持和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發農村水能資源,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麵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電站建設中可大量使用農村剩餘勞動力,電站建成後農民可在電站、電網企業中當工人,給當地農民提供就業機會,使當地農民在農村水能資源開發利用中直接受益。 3.國家扶持貧困地區農民投資開發農村水能資源,收益分給農民,增加收入 國家資金支持農民開發利用農村水電,將國家扶持資金量化為農民股權,直接增加農民收入。充分發揮農村水能資源優勢,以建設農村水電站為載體,把國家對農民的扶持資金轉化為發電生產力,量化為農民在水電站的股權,同時允許農民以未來電站資產作質押,獲得銀行小額貸款投入電站建設,使農民年複一年按股權從電站獲取收益,形成覆蓋千家萬戶穩定增收的長效機製,開辟農村水能資源豐富地區貧困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新途徑。 4.探索建立國家水能資源開發使用權入股製度,增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發展農村公益事業 國家將水能資源開發使用權以股權的形式入股農村水電站,股權收益給當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長期穩定地獲得股權分紅收益,收益可用於進行鄉村道路、飲水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加大對農村學生的助學力度,提高鄉村教師工資水平,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增加農村文化事業投入等各項農村社會事業,也可直接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5.實施小水電代燃料,改善農民生活質量和農村生態環境 開發利用農村水能資源,實施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可長期穩定地解決農民的生活燃料和農村能源,保護退耕還林等重大生態建設成果,解除農民砍柴燒柴的辛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同時,以小水電代燃料為龍頭,統一規劃改廚、改廁、改圈、改水、改路,整合農村扶貧、衛生、交通、水利等有關資金,集中整治農民廚房、廁所、牛欄、豬圈、飲水和鄉村道路,可大大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三)各地發展農村水電促進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能資源管理缺位 長期將水能等同於水電,使水能資源管理缺位,資源的規劃、配置、開發和保護工作嚴重不足。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水能資源市場卻遲遲沒有形成,水能資源有償使用和市場化配置製度、水能資源開發使用權轉讓和交易製度還沒有普遍建立,依然實行計劃經濟時期的無償使用資源和行政命令配置資源的方式。這是造成“跑馬圈河”、搶占資源、無序開發水能資源的主要原因。 2.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和農民利益脫節 一些農村水電開發商在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中沒有充分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農民不能從小水電開發中得到直接的好處,既不能分享經濟收益,又用不上廉價電。電站周圍的山區農民仍然使用高價商品電,除了電燈之外用不起別的電器。一些農村水電開發不但沒有給當地農民帶來好處,甚至損害了當地農民的利益,造成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3.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脫節 一些施工企業不注意建設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隨意棄渣拋土,未充分考慮下遊生產、生活和環境用水需求,給下遊群眾,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在農村水電資源豐富地區,還有l億多山區農民仍以砍樹燒柴為生,破壞森林和生態環境。 4.國家對農村水電的投入不足 農村水電是農村重要的中小型基礎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電氣化建設中央補助比例低,農村水電投資政策不落實,投入少,嚴重影響了中央關於發展農村水電、增加農民收入等促進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 5.缺少發展農村水電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強有力的政策 對農村水電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是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的重要手段的認識不夠,對農村水電開發促進農民利益、地方發展、生態建設上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撐。如農民作為弱勢群體既無金錢也無能力,很難參與到農村水電開發利用中,缺乏農民參與開發農村水電的公平機會和政策扶持;信貸渠道不暢,製約了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資金的來源,限製了當地農民開發農村水能資源增收的可能性等。 四、建議 (一)加強水能資源統一管理,明確管理職能 水能資源是水資源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水資源統一管理的重要內容。長期以采,一些地方存在水能資源管理職能缺位和多頭管理的,問題,造成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無序開發,資源和物資嚴重浪費,直接影響了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水能資源統一管理是實現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水能資源開發,實現水能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然要求,是一項政府職能。建議加強水能資源統一規劃和管理,合理開發利用、有效保護,促進水電事業的科學、有序、可持續發展。 (二)國家加大對農村188體育官網app 的投入力度 加大中央財政投入,通過開發利用農村水能資源,增加山區貧困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加國家引導投資,持續開展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不斷提高農村電氣化水平。大幅度地增力口投資規模,切實擴大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規模和實施範圍,使更多的森林植被得到保護,讓更多的農民早日受益。國家財政建立專門資金渠道,對貧困地區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發利用農村水能資源的給予支持。 (三)製定和落實發展農村水電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有關政策 貫徹《可再生能源法》,認真落實農村水電上網、電價等優惠政策,允許農村水電就近供電餘電全額上網,按照同網同價和可再生能源合理定價的原則,確定農村水電上網電價,確保農業、農村、農民的利益。支持小水電代燃料借網過路,電網企業按成本價收取過網費;明確農村水能資源開發使用權優先出讓給當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允許農民用所征土地所有權、征地豐卜償費用、小額扶貧貸款等入股建設農村水電站;對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發農村水能資源實行信貸和稅收優惠政策。 此課題由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發展局負責實施。 調研組成員: 田中興 程回洲 邢援越 李如芳 樊新中 王 甲 周鵬飛 趙 虹 周 雙 曲 鵬 2007年12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