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賀恭:推動水電更快更好發展

2009-03-11新聞來源:188BETApp

188BETApp  www.trellya.com   日期:2006-12-02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賀恭

我國正處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能源需求量持續增長,水電開發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188體育官網app 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切實轉變水電開發觀念,創新水電開發模式,提高水電開發質量,協調處理好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移民利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西電東送”的關係,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水電開發道路,不斷開創我國水電事業發展新局麵,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一、水電開發正逢其時

1、水電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獲國際社會認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可持續發展問題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其中水資源和水環境問題,是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學術界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在經曆了多年的爭論後,水電開發對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廣泛共識。1996年,世界可持續發展高峰會議首先確立了不需要建設大壩的小型水電的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地位,鼓勵各國開發小型水電。2002年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世界可持續發展高峰會上,192個國家一致認為,發展水電與燃燒礦物資源獲得電力能源相比較,無論在資源方麵,還是在環境方麵,都是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在世界各國都在鼓勵發展各種可再生能源,來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下,大型水電也有必要被確認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會議通過的《約翰內斯堡執行計劃》,呼籲全球能源供應多樣化和增加包括大型水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的份額。繼而在2004年10月,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與國家發改委在北京共同召開水電與可持續發展論壇研討會,會議達成廣泛共識,一致認為,水電在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水電為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以及經濟轉型的國家,水電資源需進一步有效地開發利用。

2、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的基本方針已經明確。我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優先發展水電的政策。《中國21世紀議程》中把水電作為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並作為鼓勵開發的能源形式列入了能源發展戰略中,確定了大力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積極發展核電,加快新能源發展步伐的能源工作思路。近幾年來,隨著對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認識的加深,開發西部水電,實施“西電東送”已成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內容和支撐,三峽、廣西龍灘、雲南小灣、貴州構皮灘、四川瀑布溝、湖南(貴州)三板溪等在建大型水電站進展順利,金沙江溪洛渡、四川錦屏一級、青海拉西瓦、重慶彭水等大型水電站相繼開工建設,2005年國家核準建設的大型水電站達14個,總裝機容量2707萬千瓦。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基本平息了數年來“生態論”與“水電論”之爭,為中國水電發展明確了基本方針。

3、中國水能資源狀況已經查明。根據國家發改委2005年11月公布的全國水利資源複查成果,中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6.944億千瓦,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為5.416億千瓦,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為4.018億千瓦,均居世界首位。複查結果顯示,中國水力資源在地域分布上極不平衡,總體來看,西部多、東部少;大多數河流年內、年際徑流分布不均,豐、枯季節流量相差較大;水力資源集中於大江大河,有利於集中開發和規模外送。這次水力資源複查,基本查清了我國可能開發的水力資源及其分布、經濟可開發量和開發情況,為我們進一步做好水電開發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國家製定好能源和電力發展規劃以及相關政策具有重要意義,必將對我國水力資源的科學和合理開發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4、水電開發技術日臻成熟。伴隨著中國188體育官網app 取得輝煌的發展成就,中國水電開發技術經曆了一個從弱到強、從落後到先進的發展進程,培養了一大批數量可觀的專家和專業技術人才,取得了豐碩的技術成果。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成功建設了類型各異、技術複雜的眾多大型、特大型水電站,以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二灘水電站、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等為標誌,中國水電設計和施工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了雄厚的技術積累和很強的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在高壩建設技術、泄洪消能技術、大型地下洞群建設技術、巨型金屬結構製作和安裝技術、高邊坡及地基處理技術等方麵取得的突破,表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水電技術創新的中心。以我國大型機電製造企業中標三峽右岸機組招標為標誌,我國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的製造水平從隻能設計製造50萬千瓦級水電機組,到一躍而能製造70萬千瓦特大型水電機組,設備的國產化率的提高極大地推動了水電裝備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成熟的水電開發技術、管理模式和裝備製造技術,為加快水能資源利用奠定了良好的開發基礎。

5、水電開發體製不斷創新。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來水電開發的實踐和摸索,中國水電開發的機製逐步成熟,尤其是在烏江、清江、雅礱江等流域實施“流域、梯級、滾動、綜合”開發機製,依據各梯級電站的自身特點、地理位置、調節性能、裝機規模、上下遊關係及電力需求分析等因素,結合所在電網的發展規劃,統一規劃,有序建設,推動了流域的統一有序開發和流域梯級統一調度,實現了調節效益和流域效益的最大化,促進了水電的開發。隨著雲南金沙江中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水電流域開發機製又得到創新發展。雲南金沙江中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由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牽頭,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華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雲南省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五家按股份組建,既有國有企業,又有民營企業;既有中央企業,又有地方企業,走出一條混合所有製股份企業開發水電的新路子,對於調動各方積極性,吸引各類投資主體,解決188體育官網app 投資巨大的困難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二、水電開發時不我待

1、中國能源資源的特點要求必須優先發展水電。

我國常規能源資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水力資源。按照使用100年計算,我國的常規能源探明總儲量約8450億噸標準煤(技術可開發),探明剩餘可采總儲量為1590億噸標準煤(經濟可開發),分別約占世界總量的2.6%和11.5%。常規能源以煤炭和水力資源為主,人均化石能源資源較少,特別是探明的油氣資源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中國的能源結構長期以煤為主,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高達2/3以上,特別在電力中,煤電占70%以上。煤炭剩餘開采量有限,並且這種過度依賴煤炭的能源消費結構,已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大氣中,約60%的TSP、87%的SO2、67%的NOX和71%的CO2均來自煤炭的燃燒,我國CO2的排放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繼歐洲、北美之後,我國己成為世界上出現的第三大片酸雨區。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不僅汙染環境,還直接影響到水資源的平衡,每挖一噸煤,就要破壞1.7立方米的地下水。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格局所導致的環保生態問題,對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的隱患。而按水力資源經濟可開發年發電量重複使用100年計算,水力資源占我國常規能源資源剩餘可采儲量的40%左右,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目前我國已經和正在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僅占技術可開發量的24%,水電開發程度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調整我國電力結構,優先發展水電勢在必行。

2、水電開發程度低的客觀現實要求必須加大水電開發力度。我國水電發展從小到大,裝機容量從1949年的16.3萬千瓦發展到2005年的1.17億千瓦,水電已為我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經濟發達國家開發狀況相比,與我國豐富的水力資源相比,我國水電開發利用程度還很低。解放以來國家重視水電發展,水電在電力中的比例從1949年的8.8%上升到1984年最高值為32%。改革開放後,由於政策、措施的調整跟不上經濟發展的要求,在缺電情況下,出現了爭上“短、平、快”的火電的情況,使水電比例自1985年開始,一路下滑至1998年的23.4%。1997年提出3年內原則上不開發新的火電項目,優先發展水電,2000年水電比例恢複增長到24.8%。但是2000年後,由於全國性缺電,出現了新一輪的火電建設高峰,水電比重又進一步下降,截止2005年底已降到23%。與之相比,世界上有62個國家依靠水電為其提供40%以上的能源,發達國家水電的平均開發程度已在60%以上。由於我國對於水電的戰略地位以及建設、運營的特點、規律正在不斷摸索和認識中,水電開發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

3、水電開發周期長的客觀規律要求必須加快水電開發的速度。水電特別是大型水電站的建設期相對較長,流域梯級開發更為複雜。一般來說,大型和特大型水電站的規劃、勘測、設計的周期比較長,建設的水電站自然條件和技術條件比較複雜,一般大中型水電站開工後第2年截流,第5年第一台機組發電,以後每半年投產一台,工期要6-10年。根據規劃,到2010年,中國水電裝機將達到1.8億千瓦,占發電裝機容量的25%,開發程度為33%;到2020年,水電裝機將達到3億千瓦,占發電總裝機的30%,開發程度為55%。按現有裝機水平,要實現規劃目標,水電年均新增裝機應達到1200多萬千瓦。解決好實現規劃目標的迫切要求和水電開發周期長的客觀規律這一矛盾,必須進一步擴大水電開工規模,加快水電開發速度。

三、科學合理開發水電應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

188體育官網app 是一個涉及能源、國土、水利、環保、移民、資源綜合利用和經濟社會發展等諸多方麵的複雜的係統工程,在水電開發中,必須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雙贏、水電開發與移民利益保護雙贏、水電開發與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雙贏、水電開發與“西電東送”雙贏四項原則,努力把水電工程建設成為生態工程和富民工程,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堅持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雙贏的原則。

水電開發要在努力做到充分利用與持續開發相結合的基礎上,興利除弊,實現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共贏。要遵循保護優先、開發有序的方針,在水電工程建設規劃、設計、施工階段,節約用地和節約使用各種資源,高度重視和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做到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將水電站建設成綠色工程,實現人與自然、工程與環境的和諧統一。要充分利用水電開發對航運、防洪、灌溉、供水、旅遊開發、水土保持等產生的有利影響,有效綜合利用水資源,積極主動地與生態環境保持一致。要重視生態恢複和建設,在庫區流域開展“長治工程”、“長防林建設”等,加大植樹種草、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坡改梯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建好一座電站,留下一個風景”。要加強水電和水電環保技術經濟政策研究,改革水電價格和稅收製度,減輕水電負擔,逐步提高環境保護投入的水平。

2、堅持水電開發與移民利益保護雙贏的原則。

要堅持以人為本,將水電工程效益的逐步發揮同移民生活改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結合,努力做到建好一座電站,造福一方人民。要按照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原則,綜合考慮移民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基本條件,因地製宜地編製科學合理的移民安置、後期扶持和遺留問題處理規劃,走開發型移民之路。要以發展移民經濟、維護社會穩定為主線,以移民搬得出、安得下、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為目標,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移民補償,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科教興庫”戰略,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扶持移民發展生產,增強移民長期增收的能力,推進移民安置區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要不斷推進移民管理體製改革,建立和完善移民政策法規體係、多元化移民投資體係、移民社會化服務體係和水庫移民理論體係,進一步完善“政府領導、部門負責、業主參與、分級管理、縣為基礎”的移民工作管理體製,為有效開展移民工作提供保障。

3、堅持水電開發與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雙贏的原則。

我國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廣大的西部地區,水電開發是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覺把水電開發效益統一於地區經濟發展之中,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佳結合。要以國家大型水電項目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水電經濟”,變地區水能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扶貧優勢、生態優勢、招商引資優勢、農村現代化建設優勢和旅遊優勢,走“以水發電、以電興工、以工強縣(區)”的綜合發展之路。要通過水電開發,大力加強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為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村勞動力資源轉移創造條件,從而有效地發展地區經濟;要積極培育“電站+電網+相關產業”的產業鏈,培育特色和優勢產業,積極實施“電礦結合”、“電礦聯營”,將電能優勢迅速轉化為經濟優勢;要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宗旨,積極推進“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水電代燃料”等工程建設,從而有效的鞏固退耕還林還草和生態自然保護的效益,防治水土流失及草原荒漠化,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總之,要通過長期不懈的開發水電資源,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4、堅持水電開發與“西電東送”雙贏的原則。

以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電東送”工程為契機,要抓緊建設一批各方麵條件比較適宜的大型水電站,加大西部水電基地的開發力度,以水電為主力電源,大力推進“西電東送”工程的全麵實施,顯著提高電力資源在全國範圍內的配置效率。要針對目前我國電力需求將達到供需平衡,電力發展將從“投資驅動”逐步轉為“市場驅動”的形勢,掌握適度原則,保持188體育官網app 的連續性,防止大起大落。要切實將常規水電的開發重點從中東部轉到西部,集中資金和製訂政策支持開發具有戰略性的調節性能好、綜合功能強的水電站,帶動流域梯級滾動綜合開發,並注意控製東部新上電廠的水火比例,為西部未來大型水電站投產預留市場空間。要重視電網與電源協調建設問題,水電開發做到電源和電網統一規劃、協調發展,以保證發電送出和供電的安全,同時要不斷通過跨流域、跨區水電調度,加快推進“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的進程,促進水電的開發利用。

信息來源:中國電力報 200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