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黨群建設
首頁 黨群工作

習近平四點看法指引中歐關係行穩致遠

2022-12-03新聞來源:央視網

12月1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舉行會談。會談中,習主席強調了中歐關係的世界意義,給出當前應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中國答案,並就中歐關係發展提出四點看法。

央視網《聯播+》特對習主席講話進行梳理,與您一起學習。

中歐關係
世界意義

中歐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

中歐關係保持向前向上勢頭,堅持互利共贏,符合中歐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

國際形勢越動蕩,全球挑戰越突出,中歐關係的世界意義就越凸顯。

中方將繼續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中歐關係,願同歐方加強戰略溝通協調,推動中歐全麵戰略夥伴關係行穩致遠。

未來之路
中國答案

會談中,習主席介紹了中共二十大重要成果和中國式現代化的5個特征。他強調,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加速演進,各國都在思考未來之路,中共二十大給出了中國答案:

對內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對外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這是中國共產黨的莊嚴政治承諾,也反映了14億多中國人民的意誌。

習主席堅定表示,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以自身製度的穩定、治理的穩定、政策的穩定、發展的穩定,不斷為國際社會注入寶貴的確定性穩定性。

“中國式現代化和歐洲一體化是中歐各自著眼未來做出的選擇。”習主席表示,雙方應該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方期待歐盟成為中國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夥伴,共享中國超大市場機遇、製度型開放機遇、深化國際合作機遇。

中歐關係發展
四點看法

一是要秉持正確認知。

中歐之間沒有根本戰略分歧和衝突。

中方不想稱王稱霸,從不搞、今後也不會搞製度輸出。

中方支持歐盟戰略自主,支持歐洲團結繁榮。

習主席表示,希望歐盟機構和成員國建立客觀正確的對華認知,對華政策堅守和平共處,堅持互利共贏,超越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對立,超越製度對抗,反對各種形式的“新冷戰”。

二是要妥善管控分歧。

中歐曆史文化、發展水平、意識形態存在差異。習主席認為,雙方在一些問題上看法不同很正常。

應該以建設性態度保持溝通協商,關鍵是尊重彼此重大關切和核心利益,特別是尊重主權、獨立、領土完整,不幹涉對方內政,共同維護中歐關係的政治基礎。

中方願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舉行中歐人權對話。

三是要開展更高水平合作。

歐洲是中國快速發展的重要夥伴,也是受益者。會談中,習主席重申了中國將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態度,並對歐方繼續參與、繼續共贏表示歡迎。

雙方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加強市場、資本、技術優勢互補,共同打造數字經濟、綠色環保、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增長引擎,共同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可靠,共同反對搞“脫鉤斷鏈”、保護主義,共同反對把經貿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

中方將向歐洲企業保持開放,希望歐盟排除幹擾,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四是要加強國際協調合作。

中歐都主張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係,可以共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合力應對挑戰,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習主席對國際合作提出以下建議:

雙方要引領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公共衛生等努力,加強各自優質公共產品和合作平台的對接協作。

歡迎歐方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倡議,同歐盟“全球門戶”戰略有機對接,通過現有各種機製,推動各領域對話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烏克蘭危機
中方立場

“中國有句古話,'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通過政治方式解決烏克蘭危機,最符合歐洲利益,最符合亞歐大陸各國共同利益。”雙方就烏克蘭危機交換意見時,習主席強調,當前形勢下,要避免危機升級擴大,堅持勸和促談,管控危機外溢影響,警惕陣營對抗風險。中方支持歐盟加大斡旋調解,引領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