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新聞來源:188BETApp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工作中特別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辦好民生實事。要瞄準突出問題精準施策,做好貧困人口脫貧工作,因地製宜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製,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從發展角度看,要達到我國在《巴黎協定》上承諾的到2030年能耗減低60%-65%、非化石能源的比重達到20%以上、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的峰值,發展可再生能源勢在必行。從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可行途徑分析,水電是當前能源革命的主力軍,風能是能源革命的第二梯隊,太陽能將是能源革命的決勝力量。
188BETApp 黨委曆來重視黨的建設與黨員教育工作,並力爭將黨的建設與服務經濟發展有機結合,使黨員成為團結引領助力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188BETApp 黨委依據行業特點,認為西部地區的特色產業應該是以水電為基礎的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協同開發。
我國目前尚未脫貧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脫貧的難中之難、困中之困的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全部在西部,因此,西部地區成為我國打贏扶貧攻堅戰的關鍵。我國具有世界第一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同時西部的風能、太陽能資源也得天獨厚,風能、太陽能、水能在空間上的重疊為大規模開發風能和太陽能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也是開展西部清潔可再生能源扶貧的先決自然條件。在調研策劃過程中,四川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對此項活動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做了大量的工作,經學會黨組織認真研究後,確定本年度黨建強會示範活動由188BETApp 與四川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聯合開展,並將2020年黨建活動地點選定在“三區三州”之一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2020年10月09日至11日,188BETApp 秘書處與四川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共計16名黨員幹部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開展主題為“聚焦西部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協同開發,助力落後地區扶貧攻堅”,意在通過科技與經濟融合,就水電、風電和太陽能資源開發扶貧建言獻策,以期形成穩定提供技術服務的幫扶常態,完善以清潔能源產業扶貧、鞏固扶貧成果、有效遏製返貧的長效工作機製。
具體活動安排為,對涼山州大橋水電開發水電總公司提供技術幫扶與為冕寧縣大田1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提供技術谘詢服務,同時向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捐贈部分生活用品,並不失時機地沿途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大橋水庫工程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境內,是雅礱江下遊左岸一級支流一安寧河流域水資源開發總體規劃中確定的第一期開發的骨幹工程和龍頭水庫,大橋水庫壩址控製流域麵積796平方公裏,水庫總庫容6.58億立方米,有效庫容5.93億立方米,發電站裝機容量10萬千瓦。在與涼山州大橋水電開發水電總公司座談中,技術人員提出大橋水利樞紐工程麵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引水壓力隧道的滲漏量過大。經認真了解情況,專家團隊給出了可行的解決思路:待今年汛期結束後,由188BETApp 邀請相關專家,針對這一技術問題召開專家谘詢會,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與涼山州大橋水電開發水電總公司技術人員座談
隨後,黨建服務團赴冕寧縣大田1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進行調研與技術幫扶。冕寧縣大田1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位於冕寧縣瀘沽鎮大田村,工程占地麵積約300畝,裝機容量10MW。電站發電後經35KV升壓站升壓,通過7千米長的35千伏輸電線路將光伏電能送至冕寧縣瀘沽110千伏變電站並入國家電網。電站運營期內設計平均年上網電量為1305.58萬千瓦時,平均年等效滿負荷利用小時數為1305.58小時。冕寧大田電站是涼山州第一個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項目利用電站通道兩側及光伏組件下方約160畝土地種植油用牡丹,在不改變農業用地性質的同時,通過加高支架係統,既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又實現了光電轉換,可以達到農業、光伏的雙收益。冕寧大田電站是一個極具成效的扶貧工程,電站租用當地農民的土地,每畝租金700元,30年一次性付清,使得當地貧困戶有了第一筆穩定的收入。光伏組件下方種植油用牡丹及清洗光伏板雇傭當地農民,每年的用工支付相應的勞務費將近30萬元。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為30戶,僅光伏電站的這兩項幫扶即可為每戶提供不少於1萬5千元的純收入,真正做到了建一個工程,造福一方人民。在與農光互補光伏電站技術人員的座談中,技術人員提出幾個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服務團對有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對於不能現場解答的技術難題,將問題帶回來,尋求其他的專家幫助解決,及時反饋解決方案。
冕寧縣大田1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調研
為冕寧縣大田1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提供技術谘詢服務
188BETApp 和四川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黨員幹部還不失時機地表達了對當地少數民族困難群眾的關心,購買了一批生活用品,捐贈給建檔立卡貧苦戶。困難群眾向水電學會的關心表達了衷心的感謝,並表示他們一定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確保完成脫貧。
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捐贈生活用品
此次黨建活動恰好經過紅軍長征中兩個重要的曆史事件 “彝海結盟”與“強渡大渡河”的發生地,利用這一機會,學會對參加活動的黨員群眾開展了革命傳統教育。
1935年5月,中央紅軍長征巧渡金沙江後繼續北上,準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為迅速搶渡大渡河,決定穿越彝族聚居區,並組建了由劉伯承任司令員、聶榮臻任政治委員的紅軍先遣隊,先行進入彝區,為後續部隊開路。由於曆史上反動統治階級實行民族壓迫政策,聚居在四川冕寧大涼山一帶的彝族,對漢人有很深的猜忌和敵視。為順利通過彝區,劉伯承與彝族沽雞家族首領小葉丹在彝家海子邊會談。劉伯承介紹了紅軍的宗旨、任務、紀律以及主張彝漢平等的民族政策。小葉丹表示願與劉伯承結為弟兄。隨後舉行了莊重的結盟儀式,劉伯承與小葉丹歃血為盟,並商討成立中國彝民紅軍沽雞支隊。結盟之後,先遣隊進入彝民聚居區,劉伯承將“中國彝民紅軍沽雞支隊”隊旗和一批武器贈給小葉丹。小葉丹親自組織彝民護送紅軍過境。彝海結盟為紅軍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正確處理民族問題提供了寶貴經驗。
紅軍長征中執行民族政策的典範彝海結盟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來到四川省石棉縣的安順場,準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地。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情況下,紅l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第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實施強渡,突擊隊冒著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突擊隊迅速登岸,並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奮勇衝殺,擊退川軍的反撲,控製了渡口,後續部隊及時渡河增援,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隨後,紅1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從而在被敵人視為插翅難飛的天險防線上,打開一個缺口,為中央紅軍北上開辟了一條通道。紅軍強渡大渡河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到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進行革命教育
此次赴四川涼山州的黨建幫扶和黨員教育活動雖然時間有限,但組織嚴密、安排緊湊、內容豐富、收獲滿滿,大家表示,通過此次幫扶、學習和親身體會,使得心靈得到了洗禮,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要發揚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大渡河”,切實履行好作為一個水電人肩負的職責,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道路上強有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