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30新聞來源:188BETApp
中國科協“我與科協同成長”征文演講比賽
《恒溫的感動——記中國水電發展規劃師錢鋼糧》
(演講人: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 解紅葉。本次比賽榮獲一等獎。2018年9月28日)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領導、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希望我今天的演講能給大家一份恒溫的感動。
人的成長,離不開規劃。“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或許是我們最認可的人生規劃。如同人一樣,河流也有生命,我國的每一個條河流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劃!哪裏可以建水電站,建多大規模,哪座先建,哪座後建,建成之後發出的電力送到哪裏,國家又該如何製定政策保證這些建設順利實現?回答這些問題的,正是我國水電發展的規劃師。在這個群體中,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錢鋼糧。由他主要起草的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經由國家能源局發布,成為指導中國幾十萬水電事業建設者的行動依據。
2015年,錢總開始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起草工作。規劃文本篇幅短小、高度凝練,對邏輯、專業和文字功底的要求都極高。錢總事無巨細,親力親為,起草報告的這一年,不是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不是寫報告,就是在征求報告修改意見的路上!一年以後,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十三五規劃,肯定了水電將於2020年在非化石能源消費中占比達到50%的發展目標,向全世界界昭示著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正以實際行動踐行《巴黎協定》的鄭重承諾!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 錢鋼糧)
大家了解雄安嗎?2017年4月1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省雄安新區,作為國家高起點、高標準規劃的新興城市,雄安未來70%的電力將來自可再生能源,不會再燒一粒煤,這就對城市的能源規劃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錢總作為雄安能源規劃工作組的成員,研究如何將幾千公裏之外的金沙江上遊水電輸送到雄安新區,同風電、光伏、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品種協同發展,真正建設一座綠色、智慧、麵向未來的生態宜居城市。這項研究其實是錢總多年前著手的“西電東送”項目的延續,也就是在多年前,錢總還接到了一批涉密項目,多年辛勞,不能評獎,不能公開,甚至不能談起。
不知道大家出差都是去哪呢?錢總說“水電人都是去沒有人去過的地方”,高山峽穀、人跡罕至。這樣的環境意味著兩個字:危險!2003年,怒江查勘,因前方山體進行爆破,錢總所坐的車輛停了下來,就在錢總要推開車門下車的前一秒,高山上滾下來的岩石瞬間砸碎他的車窗玻璃。2006年,金沙江上遊查勘,錢總所在車隊中的一輛車,突然衝出山路,墜入山崖……幸好山坡不高,幸好墜落之處有一片大沙地,幸好救援及時無人傷亡。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幸好呢……
我曾經問過錢總,我說您曾代表中國在世界水電大會上發言,您覺得會上談到的目標能實現嗎?錢總露出了淡淡的笑容,這笑容背後,是對中國水電事業的深厚自信。因為他知道,從規劃到建設再到運營,當接力棒傳到設計院、施工局,傳到幾十萬的建設者手中,所有人都會為同一個目標全力以赴!就像四十年前,建設者奔赴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大壩——龍羊峽水電站,各種鑽孔累計長度相當於47座珠穆朗瑪峰!就像今天,新時代的建設者又開始建設當今世界最高的土石壩—兩河口水電站,光是人工固定錨索這項工作,就相當於把鳥巢所有的鋼結構抬到一座3000米海拔的高山上。
從業三十餘載,錢總所做的工作從一個個的工程規劃、到綿延千裏的河流規劃,再到覆蓋全國各大流域的水電發展規劃;從青藏高原的水能、到東海之濱的風能再到國際舞台的綜合集成能源;從不斷創新的科學研究到保障行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再到真正納入國家發展規劃的科研成果。錢總似乎是在不經意間,將自己命運與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水電事業的發展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正是包括錢總在內的所有水電工作者的無言深耕,中國的水電事業從弱到強,從引進、吸收、消化到再創新,直到穩坐世界水電的第一把交椅!曾經的關隘峽口,聳立起一座座水電站,像星星之火點亮著整個神州!直徑達十幾米的水輪發電機通過世界上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網,越過高山,越過平原,將源源不竭的清潔電力輸送到燈火輝煌的城市,照亮回家的路,照亮嬰兒的笑,也照亮了一個時代的眼睛。
水電發展得這樣好,也許你會說,錢總不過是選對行業罷了。但實際上,錢總剛參加工作那會兒,中國水電的開發率僅有不到4%;上個世紀90年代形勢嚴峻,有的年份全國沒有一個大型水電站開工。陸續有人懷著複雜的心情下海,錢總也不是沒有迷茫過,然而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幹就是一輩子。
回到開篇的人生規劃問題,我也曾問過錢總“您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嗎?”這位老水電人回答卻出人意料,他說“人生的規劃是做不好的”。的確,個人的力量何其渺小,時代的洪流裹挾著每一個人,那些潮漲的方向,那些改寫的命運,有時我們無能為力。但從錢總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老一輩科技工作者、老一輩水電事業建設者的精神和風骨:沒有激昂的口號,沒有煽情的故事,不需以悲情襯托偉大,無需以犧牲烘托崇高,也不用以苦難來催生感動;回歸對勞動和人性的尊重,在平和的心境中,在人與自然和諧的對話中,幾十年如一日,簡簡單單、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習總書記說:“曆史總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給人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中國科協成立60周年。今天,我們彙聚一堂,圍繞“我與科協同成長”這個主題,講述我們所遇到的人、了解的事。錢鋼糧是我踏上工作崗位後采訪的第一位專家。此刻,我在這裏講述他的故事,而他正在西安主持召開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跟蹤評估會議,他起草的技術文件正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國-加拿大的外交談判桌上,他規劃中的23座水電站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當中!我想,這樣的人生,這樣的事業,這樣一份如水般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恒溫的感動,正是對中國科協60周年“傳承、創新、發展”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