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黨群建設
首頁 黨群工作

青春在[追風逐日]的腳步中閃耀 —記中國電建集團優秀黨員、十大傑出青年張佳麗

2017-11-24新聞來源:188BETApp

張佳麗,女,現為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部副處長。

2007年畢業於天津大學水電專業的她,從此與這份"追風逐日"的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事新能源專業以來,張佳麗同誌主要從事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行業戰略規劃、技術評審、宏觀政策、課題研究等工作。從設計院的副設總、副主任,到規劃總院新能源部副處長,在"追風逐日"的路上,她參加並完成了多項工程設計任務;參加了百餘新能源項目的規劃、可研等不同階段的谘詢、審查任務;參加多項新能源行業政策研究、技術標準的編寫;參與了多項國家級新能源項目課題研究,撰寫了多篇專業技術報告和論文。

積累豐富的設計工程經驗


從事新能源基礎設計六年,先後完成選址工作7項,規劃項目14項,可行性研究項目12項,施工詳圖項目10項,編寫或校審各階段報告約120份。工作範圍涵蓋選址——測風——資源評估——規劃——預可研——可研——初步設計——施工詳圖——項目後評價等項目設計全階段,工程項目涉及國內和國際風電、光伏、微電網等多樣類型,具備紮實熟練的專業設計功底。

在光伏行業起步的2009年,全國缺乏設計經驗,翻閱大量資料、查找相關工程,完成國家第一批光伏特許權項目設計報告,並進一步開拓風光互補、海水淡化等設計經驗。境外工程往往出現資料不全、語言不暢等問題,在理論公式的基礎上,對有關資料進行甄別和模擬,反複推演布置方案,完成中國首個境外風電總承包項目設計報告,為我國風電"走出去"開辟道路。

參加行業戰略規劃工作


借助專業技能,密切關注全國新能源行業發展思路和宏觀戰略部署,作為主編人員製定國家行業戰略發展規劃和五年發展規劃。配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起草製定《全國風電"十三五"發展規劃》、《全國太陽能"十三五"發展規劃》、《全國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確保相關專題研究、規劃文件順利發布,獲得國家能源局多封感謝信函。積極推動了張家口三期風電基地、酒泉風電基地、哈密風電基地、錫盟風電基地、晉北風電基地等規劃批複工作,並前瞻性開展2030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研究工作,探索引領未來新能源發展之路。

培養谘詢評估技能


在長期大量的專業工作基礎上,在水電總院工作期間進一步培養了細致嚴謹的評審把關技能。悉心研閱百餘項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的技術報告,通過橫向比對和總結,把握住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項目潛在風險、設計要點和投資指標,參加項目技術評審工作並提出審查修正意見,同時組織完成3項新能源類技術審查要點和意見模板編製工作;在大量評審工作基礎上,進一步鍛煉了會議把控能力,主持完成風電、光伏、海上風電等多項新能源項目技術評審會議。充分發揮自身專業與行業規劃、政策導向相結合的優勢,將宏觀發展形勢與微觀項目特點緊密聯係,把握識別項目風險、優化設計方案、節約工程投資,確保技術方案可靠、經濟性可行。

配合做好政策研究


緊跟政策腳步,與時俱進,積極參與製定宏觀政策、行業管理工作。協助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起草"風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開發導則"、"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等多項行業管理辦法和通知製定工作,規範行業管理。受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委托,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完成《海上風電電價補貼研究及政策建議》、《風電上網電價政策評估及研究》、《全國光伏發電工程分類上網電價機製研究》等重大課題研究工作,為全國風電上網電價、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海上風電上網電價等新能源價格機製和政策的出台及調整提供政策依據。

注重科研學術能力提升


工作之餘,她重視個人和集體學術研究能力的提升,完成數十項前沿科技成果,發表學術論文,獲得多項研究成果獎。編審《陸上風電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製規程》等標準和規範,指導行業設計工作;在不同刊物發表論文三篇;主編《非水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規模與布局研究》等報告,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一等獎或二等獎。

鍛煉組織協調能力


在擔任項目副設總、副處長期間,充分鍛煉了的組織才能,主持完成四個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集中係統內19家設計團隊策劃成立了電建集團新能源規劃研究工作組,共同做好政府、電建集團和各成員單位的引領和服務工作,積極配合部門管理工作,洽談三峽、大唐等新能源業務合同,做好行業論壇會議上電建和總院的宣講工作,鍛煉了良好的處理複雜事務的能力。

踏實高效衝鋒在前


由於市場因素,新能源項目設計周期短,經常加班加點,曾連續四日加班從淩晨至太陽依舊升起,精心組織策劃將自己專業的工作時間由正常的2周壓縮到5天,給後續專業留出更多工作時間,犧牲節假日、配合做好政府部門工作,獲國家能源局出具多封感謝信以資鼓勵和肯定。

無以計數的出差、不期而至的加班,都已成為了習慣。為了她追求和向往的新能源事業,她以崗為家,無私奉獻,在"追風逐日"的腳步中,綻放出青春的熠熠光彩。